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在工业机器人各种零部件等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价格反而出现了下降。工业机器人价格门槛降低,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制造企业将更多的工业机器人引入工厂。
工业机器人价格有所下降 产业链国产进程加快
在广东中山的一家小家电零部件生产企业,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年他所在的工厂一直面临招工难和招工贵的压力。无奈之下,工厂去年买了一台国产协作机器人来代替工人,用起来感觉很不错。今年五月份他们又购买了两台,并且打算年底继续加购。

广东中山拓飞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 廖永胜:我们算了一笔账,协作机器人不到一年,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国产协作机器人对比国外的机器人来说,不到一半的价格。我今年年底打算再采购四五台,估计价格还会再继续下降,这对我们100人不到的工厂来说,非常有帮助。
这几年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愿意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国产机器人。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共占据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约六七成的成本,多年来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近年来随着技术逐步发展,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走高,国产工业机器人性价比也不断提升。
深圳科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GV业务负责人 陈文清:原材料上涨特别是一些芯片,包括控制器,价格的上涨大概有10%到15%,我们在这个基础的情况下,整体的AGV小车(工业移动机器人)的价格还下降了5%到8%,价格降幅挺大的。我们今年拿到了AGV工业移动机器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差不多有四倍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今年工业机器人的价格还能有所降低,最主要原因是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涉足工业机器人,同时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加大了在中国的产能布局,因此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加大新兴应用市场布局力度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购置机器人缓解招工难,提升竞争力,降本增效。而受益于3C制造业快速复苏和新能源市场的推动,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市场增长明显,这也吸引了不少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纷纷加大布局力度。
据了解,3C电子和汽车制造是传统占比较高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今年3C行业快速复苏,处于高成长期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行业新兴应用市场的需求也有了更为明显的增长,国内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出现显著上升。
近年来,一些工业机器人企业抓住新兴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带来的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在深圳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研发的协作机器人是新型的工业机器人,希望能够实现与国外工业机器人巨头企业的差异化竞争,撬动更多新兴市场。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培超: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聚焦在3C以及汽车的组装领域。纺织、鞋帽、食品、药品、化妆品市场,也需要大量的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可以跟人共同去工作,所以会非常安全,能够碰到人之前自动去避开。我们主要是抓住新兴的增长市场,去研发制作更加轻量智能的机器人。
随着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宽,国内工业机器人增量市场空间广阔。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1342套,同比增长42.3%;2021年1至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台,同比增长64.6%。
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提升 关注龙头公司
近期,A股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发布2021年半年报业绩和业绩预告。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呢?
在A股市场的23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中,2021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的有18家。在已经发布2021年半年报业绩及业绩预告的10家上市公司里,净利润业绩增长的有9家。其中新时达2021年半年报预计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至1亿元,同比增长84.6%至130.76;汇川技术2021年半年报预计实现净利润15.1亿元至17.42亿元,同比增长95%至125%。从2021年5月初至今的股价看,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指数上涨9.94%,上证综指下跌0.57%,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指数跑赢大盘10.51个百分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专家建议从三个维度把握投资机会。
一是上游核心零部件。以三大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为例,建议关注技术实力凸显并打入高端制造供应链的零部件企业。
二是中游的机器人本体。我国机器人本体市场空间广阔,但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垄断,建议关注具备品牌知名度且市占率正在提升的头部企业。
三是下游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即为不同下游行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建议关注对下游行业理解深、设计能力强、历史业绩稳健及客户资源丰富的企业。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荣耀VR眼镜
小8 VR自助体验机
蚁视复眼
QMER V1
人工智能
Pico U VR眼镜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戴VR眼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