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世界大会 2021 上,李彦宏展出一台汽车机器人,长这样。
关于车辆部分的部分我们先不谈,这个机器人区别一辆普通的车的关键区别,在于它具备「自动驾驶、智能助理、忠诚陪伴和自我学习」能力。
在普遍认为今年是 L4 级无人车的爆发之年后,百度的「汽车机器人」一步到位具备了 L5 级的自动驾驶能力。
这意味着这辆车具备「撒手后不管」的能力,不光在路上不用动手,到达目的地后只要车辆自己去处置就好。
在这里插一句,我觉得这辆车的外观设计是导致这辆车整体观感不如技术水平那么「酷」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上下分体的视觉观感反倒压缩了这辆车最大的优点——空间大;另一方面前后的细节处理上还是可以再做些精致的细节处理。
但也许这样,就让让大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正前方的显示屏上,这可能是高级别无人车的重要标志——行车中不用看前方路面。
以及,整车外沿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传感器的踪影,这也是相对于当前无人车的一大进步之处。
全程自动驾驶和无须看路两个特点构成了别样的内饰环境,整车内部完全构成了一个座舱休息室,交互只通过屏幕完成,而行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前方屏幕进行内容消费。
终于,我们可以在汽车这个场景中完成「睡眠与休息」这个动作,该车具备的变光玻璃、零重力座椅等配置,将所谓「舒适性配置」的范畴扩大到了新的层级。
在今天的演示中,整个「汽车机器人」的内室被布局成双人座舱的布局,从车辆尺寸看,我们也期待百度对前后空间优化之后,能够提供更多人和更多模式的乘坐场景。
按照百度的介绍,在这辆车内,可以提供出行、会议、娱乐、内容等全场景服务体验,而「机器人」的一面就体现在,数字化的助手可以学习用户的用车习惯,并且通过软件升级不断提供新的服务功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软件体验。
萝卜快跑,Robotaxi快跑
大家对无人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是李彦宏所说的无人驾驶下半场——商业化。
截至 2021 年上半年,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 40 万人次,测试里程超过 1400 万公里,在北京、广州、长沙、沧州四城开放载人服务。
因此,百度也决定在近期上线自己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
大家手机里必装的 APP 是否要再增加一个,取决于百度服务扩张的速度和幅度是否能快速跨过可用的临界点。
至少在今天上午的介绍中,目前在北京的可用区域依然集中在亦庄等无人驾驶示范区域。
从这个角度看,也需要监管机构的政策早日放开,允许无人车进入运行的区域不断扩大。
百度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最终命名为「萝卜快跑」,台上的李彦宏解释道萝卜是 Robotaxi 中Robo的谐音,而一旁主持的撒贝宁打趣到,还以为是指李彦宏英文名 Robin 的谐音。
对于已经在无人车赛道上奔跑多年的百度来说,已经到了转换身份的关键当口,从前瞻科技到实用商品,从科研标签到现金奶牛,对于 Apollo 团队来说,都是必须要面对且攻克的难题。
今天整场直播看下来,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却是李彦宏在最开始的一句话:中国人常说衣食住行,而现在「行」该排在最前面。
确实,需要快跑了。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SeeX天使之眼
QMER V1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戴VR眼镜的
2018中国电博会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ico U VR眼镜
蚁视复眼
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