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硬科技系列主题沙龙—云计算的变通之路”在南京星火E方正式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垠坤集团主办,镁客网与垠坤·星火E方共同承办。
在垠坤集团园区运营发展中心品牌总监朱丹致辞之后,围绕云计算、边缘计算、云边端一体化等当下热议产业,江苏润和软件(13.350, -0.44, -3.19%)云计算事业部总监高晓勇、南京伊克罗德信息科技华东业务经理夏宏斌、中软国际·华为云创新中心CTO何文斌,向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深入探讨。
5G推动物联网发展,催生云计算变革
众所周知,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云服务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一种重要的资源。提及当下的云,其规模庞大的服务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和存储能力,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并能够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度。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2018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62.8亿元,增速为39.2%,相比于2015年,市场规模增长近3倍。“上云”也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喊出的口号,或正在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几年AI的发展,云计算也迎来了一个小升级,在产品和服务上增添了更多的智能元素。而眼下,一场新的变革已经降临云计算市场。
江苏润和软件云计算事业部总监高晓勇在主题演讲《云计算现状和发展机遇》中表示,今年是5G元年,其大宽带、低延时、高可靠的特性正把物联网推向下一个高速发展的风口,促使人们步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云计算也逐渐产生两大弊端,分别庞大数据量的难处理以及不能满足场景需求的低传输速度。
高晓勇表示,为了能够做到海量数据(16.000, 0.18, 1.14%)的实时处理和场景要求的高传输速度,“需要通过下沉云计算中心的部分能力,使业务处理更靠近终端,形成‘云计算+边缘计算’模式。”
在他看来,“云计算+边缘计算”模式能够将传统云计算的特性进一步升级强化,带来更快速度、更高扩展性、更安全等等。而在以“云边端一体后,云计算怎么走下一步?”的圆桌论坛中,高晓勇也强调称,在打造“云计算+边缘计算”模式,以及落地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场景时,必须建设好相关周边生态,才能良性发展。
智能化升级新裂变进行时,云计算是坚实基础
前面说到,“上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不二选择。
所谓的“上云”,指代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部署到云端,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行业应用、数据等服务。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已经上云的中小微企业将在明年达到10万家;而在今年前三季度,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五地新增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
企业上云势在必行,只是对于企业而言,“上云”并不是说说而已,他们需要顾虑的有很多。南京伊克罗德信息科技华东业务经理夏宏斌在分享《云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时举例称,一些企业虽然想要上云但缺乏经验,并没有相关的云计算技术人员,前期学习成本大,后期运维管理成本也高,人力成本大大增加等。如何把握并以一种较好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智能化升级,将成为云服务商拓展市场的关键。
在《华为云+智能|见未来》主题分享中,中软国际·华为云创新中心CTO何文斌形象地将“智能化升级”比作一条新的赛道,“云将成为起飞的跑到,而AI、IoT和5G将是决定企业发展速度和商业高度的重要引擎,其中5G和AI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他将“云+AI+5G+IoT”称作为“新裂变”,在他看来这种裂变将在2025年驱动所有国家和行业的发展。
可以看到,在这个新裂变中,作为“跑道”存在的云承载着助力AI、IoT和5G技术“起飞”的责任,而若这些技术并不存在,那么云也将只会以原有传统模式继续存在,并不能够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
对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并根据自身特做出针对性部署。以华为云为例,其提出“Cloud+X”战略,以以多元化云服务架构为底座,覆盖芯片、平台等,提供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的全栈全场景的ARM架构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上云”的门槛也正逐步降低。
此外,何文斌在圆桌交流中也强调称,AI、IoT和5G的结合并不是全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将拥有其他技术被催生和研发出来,“只是不管如何变幻,‘云’都是基础,过程中必须将它打造牢固。”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戴VR眼镜的
人工智能
QMER V1
荣耀VR眼镜
2018中国电博会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ico U VR眼镜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小8 VR自助体验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