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滴答,请注意,正在作业……”近日,碧桂园海口美舍仕家项目来了一位智能工友——楼层清洁机器人。这抹“时尚粉”成了灰白调的工地上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高效保质的工作成效惹人关注。
![]()
碧桂园自主研发的多款建筑机器人已入驻工地。
原来,自去年年底开始,碧桂园在海南引入机器人建房,为行业发展插上“智能”的翅膀,引领当地建筑业革新求变,翻开了海南建筑行业智能建造的新篇章。
![]()
楼层清洁机器人清扫效率高。
“小”身材“大”本事
9月14日下午,一台粉嫩、胖乎乎地的楼层清洁机器人“瞪”着两个大眼睛,在海口美舍仕家项目2号楼4层候命。
随着机器人操作员张锐点击系统发出的指令,在清脆的“滴”声之后,这台清洁机器人亮起双眸,头顶闪烁起红灯,进入了作业模式:有规律地清扫起建筑地面,小石块、缝隙内尘土都被轻松吸入“腹内”。“操作简单,能爬坡,能越沟,能定点倾倒垃圾,而且清扫期间没有明显扬尘。”介绍起自己的“小伙伴”,张锐赞不绝口。
传统的清扫方式需要保洁人员依靠扫把、簸箕等工具完成,不仅尘土飞扬,坑洼地面缝隙内的尘土更是难以清理到位,这与机器人的整洁、高效形成鲜明对比。
在张锐眼里,这台“粉嫩小胖”是工地上的最佳清洁能手,可以“以一当十”。楼层清洁机器人只需技术员导入提前规划好的房间清扫行车线路,便可自动工作,操作员只需在一旁做“监工”,及时处理换电池、遇障碍等报警情况即可,“以整层建筑面积500平米计算,一名工人手动清扫要十个小时,机器人只需要两个半小时,效率提升了4倍。”
![]()
测量机器人在作业。
看着已进入工作状态的楼层清洁机器人,张锐拎起的测量机器人,走向另外一个房间,同时展开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别看这台机器人只有笔记本大小,但本事可不小。
在传统工艺中,单个房间的施工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三四个人拿着靠尺一点点测量,其中棚顶的测量还需工人踩着梯子来完成,至少耗费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不仅重复、耗时,还存在安全隐患。
同样的工作,这台机器人却仅需要2分钟,而且生产的数据多达十多项,包括房间的垂直度、地面平整度、方正性、阴阳角方正等等,还能解析自动生成天花、墙面缺陷修补信息及施工环境导航地图,引导螺杆洞封堵、混凝土墙面打磨、混凝土天花打磨等机器人进行精准作业。
![]()
腻子打磨机器人在施工中。
从“建造”走向“智造”
近年来,在建筑机器人领域,通过推动建造新工艺与机器人协同发展,碧桂园打造了全周期的智慧建造体系,并已成功在多个项目落地。
去年9月,碧桂园首批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凤桐花园项目交付使用,博智林打造的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人机协同作业施工体系也同步投用。目前碧桂园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截至2021年7月,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4个省份近70个项目,累计交付300多台,累计应用施工超百万平米。
去年年底开始,碧桂园在海南试点的海口美舍仕家项目、万宁兴隆湖畔项目二期、洋浦凤鸣阅海等智能建造项目陆续引进机器人作业。其中,在海口美舍仕家项目建设过程中,碧桂园海南区域与碧桂园集团子公司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将建筑机器人运用到实际楼房建造中,配合采用政府大力倡导的装配式建筑工艺,打造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绿色建筑,引领海南建筑业向智能化、装配式转型升级。
8月27日,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海口美舍仕家项目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安居房立法调研工作。期间,调研组成员高度关注项目在机器人使用方面的情况,在现场观摩了项目主体标准层机器人施工等情况后,称赞了由碧桂园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并对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质量情况提出表扬。
作为碧桂园在海南的建筑机器人业务的“大管家”,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舒铭介绍,截至今年9月,海南已进驻14台建筑机器人,其中海口美舍仕家项目作为海南省内首个机器人智能施工项目,率先采用“建筑机器人 BIM技术 装配式”相结合的精益建造模式展开建设,目前作业机器人数量最多,共8台。
他透露,目前广东博嘉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海南扩大建筑机器人布局,下一步公司将把海口作为建筑机器人的中转站,根据碧桂园在海南各市县项目的进度需求,及时输送建筑机器人参与项目建设,全面助力推动海南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小8 VR自助体验机
蚁视复眼
QMER V1
人工智能
荣耀VR眼镜
戴VR眼镜的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SeeX天使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