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在浙江余姚市马渚镇开元村的乡村公路上,一辆黄色的带电作业车正停在10千伏后魏C877线申宇支线26号杆旁,随着绝缘斗臂的缓缓升高,到达指定作业位后,车斗内的机器人操纵两只机械臂在高压线路上有条不紊地加装三相接地环。
据了解,这是浙江余姚市供电公司首次应用机器人开展带电作业项目,机器人的加入,让该公司的带电作业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配网不停电业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天下午,带电作业班成员刘鹏利用操作仪选好搭接点,指挥机器人开展带电作业。只见机械手臂牢牢抓住导线,另外一只机械臂熟练地切开剥离导线绝缘层,安装好接地环后,安装工具顺利脱离接地环,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本次工作任务。

“带电作业在我们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对配电线路运维、检修,特别是用户停电‘零感知’这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带电作业机器人在余姚电网检修中的运用还属首次,对带电作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带电作业班班长宋超说道。
传统的带电作业,最少需要四名作业人员,穿戴厚重而密不通风的绝缘服,在十多米的高空完成作业,期间需要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绝缘遮蔽接触带电线路,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系数相对较高、专业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带电作业机器人集成了智能感知、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操作,不仅节约了一半以上的人力成本,而且在作业过程中能快速识别供电线路空间位置,规划运动路径,通过机械臂自主对导线进行剥线、穿线、搭线等复杂动作,安全、准确地完成带电作业,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地面,通过操作平板电脑就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压电对人身的伤害,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目前浙江余姚市供电公司已有四辆机器人带电作业车参与日常工作,极大缓解了迎峰度夏期间的带电作业量大、操作难的情况,带电作业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降低了我们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刘鹏说道。
今年以来,浙江余姚市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带电作业883次,多供电量约534.16万千瓦时,减少3.3万个停电时户数。下一步,浙江余姚市供电公司将继续扩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新技术的使用范围,提供配网不停电作业的智能化、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开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蚁视复眼
小8 VR自助体验机
SeeX天使之眼
QMER V1
人工智能
戴VR眼镜的
Pico U VR眼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