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粗放发展已走到尽头,靠什么降本、提质、增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5G+工业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22年,我国将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推动工业互联网上规模
“512工程”并不神秘,它将各界针对工业互联网的零散努力集结,确定“建平台”“选行业”“挖场景”“推测试”是推动工业互联网上规模的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详细解释了“512工程”的5个服务平台、10个重点行业、20个工业场景将起到的作用。
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打造5个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以建设满足工业企业开展5G网络应用研发验证的网络测试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模板,开展应用咨询及研发培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基于“应用相对普遍、融合程度较深、产业影响较大、产业链中上游”的原则,选择10个重点行业,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打造“5G+工业互联网”园区网络,引领5G技术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
依托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鼓励工业企业将生产流程优化与内网建设改造相结合,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挖掘提炼至少2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形成“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示范引领效应。
与此同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等联合建设“5G+工业互联网”技术测试床,开展融合技术、标准、设备、解决方案的研发研制、试验验证、评估评测等工作。面向“5G+工业互联网”10个重点行业,鼓励各方联合建设行业应用测试床,提升垂直领域的5G应用创新能力。
“5G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的特性,与工业互联网连接多样性、性能差异化及通信多样化的需求高度契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说,“5G是工业互联网网络演进升级的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是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彼此融合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重大。‘512工程’将对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形成关键支撑。”
提升网络关键技术产业能力
《方案》明确,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使“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张峰强调,推动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要加强5G+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标准突破。充分发挥产—学—研各界的力量,对标工业生产环境和现有网络体系,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制定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准体系,着力突破5G在工业复杂环境下承载能力的瓶颈。
在加强“5G+工业互联网”技术标准攻关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工业互联网的网络保障,积极建设5G网络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高精度时间同步、超级上行、确定性网络等方面技术的研发,由于工业互联网对大带宽和低时延要求更高,因此上述技术可以发挥5G网络相关的优势,提升网络承载能力。
在标准制定方面,《方案》要求要依托我国国家工业互联网标准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等平台组织,完善体系标准,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产业标准。
在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方面,《方案》强调要合理配置工厂内5G网络,进行适当的网络部署和网络配置、业务部署及数据安全等问题。
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是当前众多工业互联网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赛迪智库副总裁董凯表示,5G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架构较为开放,传统的物理安全隔离手段已难以为工业全产业链抵御外部攻击,网络安全成为阻碍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刘多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引入与现有技术之间如何融合发展,工业通信网络与5G如何结合,如何降低改建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5G与工业互联网在工业场景大规模商用的速度。
创新应用能力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动,给了业界很大信心,但是创新应用能力建设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如刘多所说,尽管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发展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512工程”要的其实是规模效应,但工业细分领域太多,门槛不低,落地不易,需要有眼光有实力的企业去培育、去破局。如董凯所说:“我们亟须培养一批‘既懂5G又懂工业’的解决方案供应商。”
张峰介绍,5G应用正由生产外围、视频监控、巡检安防、物流配送等场景应用向产品的设计仿真、生产控制、质量监测、安全生产等各个环节深层次延伸。与此同时,5G内网改造覆盖的行业领域日趋广泛,除汽车、通信与电子制造、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化工、家电、钢铁等制造业外,矿工、港口、能源等领域也成为利用5G技术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的重点。应用范围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持续延伸,叠加倍增效应和巨大应用潜力不断释放。
“但是,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仍处于起步期,产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路径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张峰强调,“512工程”鼓励有能力的地区、行业、企业先行先试。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透露,按照“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工作部署,中国移动已锁定14个重点行业,将打造100个5G应用场景,推出100个5G示范项目,成立全国性细分行业示范基地,让5G示范项目从“样板房”升级到“商品房”,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切实落地。工厂、矿山、钢铁、电力、港口五大重点细分行业的5G应用场景。
谈及“512工程”对工业互联网的带动作用,刘多提醒业界,我国“5G+工业互联网”正在起步,还有许多瓶颈需要突破、问题需要厘清、场景需要挖掘、挑战需要应对,需要产业各方不断加强协作探索,为我国5G和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添薪续力。(记者 刘艳 科技日报)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荣耀VR眼镜
2018中国电博会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eeX天使之眼
蚁视复眼
小8 VR自助体验机
人工智能
Pico U VR眼镜
戴VR眼镜的
小米体脂秤2
小米(MI) 米家自动洗手机套装智能感应洗手 米家自动洗手机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