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云”提速,直指一个要害!
没有一点点防备,“国资云”概念突然就火了,而且持续几天热度不减!
事件的起因,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天津国资委发布了一则关于加强“国资云”的方案,该方案最核心的内容归结成一句话就是:所有公有云平台的数据,在2022年9月之后,都需要搬迁到“国资云”上面。

所以有人说了,如果以上方案是真的,损失最大的应该是国内的几个民营云计算大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
IDC最新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数据显示,本季IaaS+PaaS市场规模达46.32亿美元(301亿人民币),其中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0%。腾讯云、华为云的市场份额也不低。
如果“国资云”真的提速,这回所有民营云计算大厂都要凉?
但是,请注意网上流出的这个方案的措辞,它提到的是“所有公有云平台”,并非只是针对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民企,还包括移动云、天翼云等国字号企业。
消息发布后,笔者特意上天津国资委官网查找了几天,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方案,所以,关于此方案的真实性现在还不好做出评断。
但是,所谓无风不起浪。“国资云”概念爆火的时机,实在太耐人寻味了!
最直接的原因,最近有两家民营云企业涉嫌信息泄密,而且都是掌握着十几亿用户信息的大厂,让有关部门不得不关注到数据安全问题!
所以,“国资云”此时成为热议话题,其实也是市场关于数据安全问题的一种心理折射!
由此释放出的信号也十分强烈:
其一,如果说以前,数据安全问题还有所谓“余地”的话;在未来,数据安全只能是绝对值,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人利用独断性地位垄断用户信息,更不允许将用户消息泄密给国外,对整个国家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其次,如果说以前,数据安全问题只会导致财产损失、名誉受损;在未来,数据安全问题会上升到法律层面,不管是谁造成用户信息泄密,等待他们的都将是法律庄严的制裁!
谁是最大受益者?
“国资云”概念的出台,对现有的整个云计算市场最少将带来以下变化。
首先,在加强数据安全、隐私保障和反垄断的大背景下,民营互联网大厂在政企服务领域的话语权或将进一步缩小。
这是因为,如果“国资云”进一步提速,成为各地的标配,这也意味着地方对云服务产品的需求将由“国资云”统一采购,一些在信息安全上有污点的民营企业可能会被彻底孤立于这个市场之外,这对这些企业的发展是有致命影响的。
其次,国有云将大面积替代国外云。
由于工业发展程度不同,此前中国的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要害部门的国有企业,在服务器和数据储存等方面使用的都是甲骨文等国外厂商。但是,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的重视,近年来,华为、比亚迪等国有云在各地采购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也意味着,国产云也将迎来发展良机。
那么,谁会成为这次事件中的受益者?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像云计算这种产业,它的任何一种动向,背后都连接着数万亿的市场,以及十几亿的庞大用户。
这一点从“国资云”概念在上个周末发酵后的市场异动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
27日,“国资云”概念普涨:铜牛信息涨幅达19.99%、拓尔思涨幅达17.66%、易华录涨幅为11.22%、美利云涨幅为9.96%,连近期一直都按兵不动的浪潮信息都涨了4.24%。而就在发文前,铜牛信息再涨5.83%!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下两类企业已经迅速站在新的风口上。
其一,有着国资背景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厂商。
在此前政务云公有云市场中,排名前四的厂商顺序为: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和浪潮,共占据81.7%的市场份额。而在“国资云”提速后,三大通信商、和各地合作的IDC厂商,比如说,浙江国资委的杭钢股份、北京国资委的铜牛信息、上海国资委的云赛智联等将获得更快增长。
其二,和“国资云”业务相关或有所重叠的企业。
比如说,主打安全的奇安信、主打软件的金山办公、用友网络等,因为在业务方向上和“国资云”有一定的联系,这些企业的市场前景将更具想象力。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一个全新的千亿级的市场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就看吃蛋糕的人有多大的肚量了。

中国移动
ROBAM老板
飞利浦
苏泊尔
西门子
海尔
格力
美的
华北工控
三星
HTC Vive
索尼
Oculus Rift
科大讯飞
英特尔
iPhone
IBM
Facebook
微软
亚马逊
google谷歌
小8 VR自助体验机
SeeX天使之眼
2018中国电博会 深圳市汇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
蚁视复眼
中国智能制造网带你直击2018第六届电博会
Pico U VR眼镜
戴VR眼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