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云计算>网心科技 李浩: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边缘计算平台

网心科技 李浩: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边缘计算平台

2021-09-22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67 智能中国网

核心提示:9月16日,Distributed Cloud|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上海站隆重召开。在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不懈布道下,云计算行业对分布式云的关注度愈发高涨,以全球分布式云联盟成员为代表,涌现出了大量分布式云技术和实践成果,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夯实了基础。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再添强大推力,本次大会共设有分布

9月16日,Distributed Cloud|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上海站隆重召开。在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不懈布道下,云计算行业对分布式云的关注度愈发高涨,以全球分布式云联盟成员为代表,涌现出了大量分布式云技术和实践成果,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夯实了基础。

2021全球分布式云大会为分布式云计算发展再添强大推力,本次大会共设有分布式云主题报告会、边缘云论坛、云原生专题论坛、分布式数据库论坛四大论坛,围绕分布式云、边缘算力、云原生、分布式架构等技术与实践展开。全球分布式云联盟联合阿里云、腾讯云、Google Cloud、中兴通讯、京东云、安迈云、网心科技等国内外分布式云顶尖技术服务商,共话分布式云创新新趋势,共谋云计算变革新未来,共享分布式云计算新红利!

在9月16日上午召开的分布式云主题报告会上,网心科技CTO李浩发表了题为《构建面向未来的全球边缘计算平台》的精彩演讲。

预见技术趋势

李浩首先讲述了网心科技为什么选择边缘计算赛道。一方面,网络产生的数据有效采集率大约为56%,而有效采集的数据中只有57%被利用,网络沉没了68%的数字资产。另一方面,近年来数据层面有很大的变化,数据的产生从云端和本地数据中心逐渐向边缘端转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IoT、边缘侧的设备越来越多,但是,边缘侧的设备即使与现在的智能手机相比,运算、储存能力都显得不足,所以要在运算、网络上帮助它们进行减负,以提升它们的算力、降低网络时延。

第二,如今数据产生的量越来越大,以视频为基础的信息构建方式已经逐渐形成;

随着边缘侧数据大量产生,边缘侧的数据计算和存储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边缘计算一直以来都没有公认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点,边缘计算不是一个点,是一个范围。

李浩预测了边缘计算应用场景的普及,他认为时间段在2023年-2025年,首先落地的场景是云游戏,这也是进入元宇宙第一个能落地的实验场景,根据行业数据预测,云游戏的市场规模在450亿左右。此外,VR五年内的市场规模约在1100亿左右,交通、医疗等场景也会配合5G独立组网的完善被快速放大。

革新内容分发行业

网心科技2014年成立边缘计算项目,第一个成熟场景是内容分发行业(CDN)。当时CDN有很多可以改善和优化的空间,所以网心科技先从CDN入手,希望构建一个比较立体的内容分发网络。

传统的CDN厂商构建的CDN模式是一个树状网络,同时是一个规划好的网络,追求的是节点的大小和覆盖密度的平衡,覆盖的密度一般是同省同网。

海外新兴厂商比如Fastly选择的路径就是构建全自营、拥有超级容量的节点,在网络距离位置足够高、在核心骨干节点构建的容量足够大,核心追求的是容量。

网心科技出现时,网络里90%的资源是浪费掉的,拥有资源的成本远大于使用资源成本。在这么多层次的网络结构里,真正离用户比较近的资源是没有用到的。基于此,网心构建了一个较为立体化的内容分发网络,在这一层面的核心追求是覆盖密度,每个节点可能非常小,却用更复杂的技术来置换高性价比。

打造边缘计算平台面对哪些挑战?李浩认为,首先是超大规模的集群管理。核心的问题在于,一是需要管理的节点数太多;二是基于大型服务器设置,只能走自研道路;三是在大部分场景,超大规模的容器管理平台都是基于规划好的网络,要求强一致性,而在公网这种环境很难达到强一致性。基于边缘的核心理念,要考虑到网络的波动,要让系统在边缘侧有一定的自主力和离线能力,超大规模的集群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节点的调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面对大大小小不同的节点,怎样保证用户需求,有很好的切片,同时又保障很好的装箱,能把空间整体利用起来;虚拟化方面,要面对不同体系架构的设备。还有最核心的传输,如何跨越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提供能媲美规划好的网络高速公路的传输,这一切都是构建边缘计算平台中遇到的挑战。

网心科技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

第一,构建了足够大的节点网络。网心科技现在可覆盖节点数达到500万,可覆盖的储备带宽达到70T,形成了很立体的网络覆盖。

第二,积累了领先的分布式技术。包括调度能力、组网能力、边缘虚拟化的能力。

第三,并行传输。网心科技通过并行传输的优化,能够将多条宽度不一致的路径合并起来,实现了可以媲美或者超过网络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通行技术。

传输技术的几个核心关键点,一是多点传输,单点传输在边缘场景下很难达到网络的充分利用;二是必须用编码的复杂度置换交互的复杂度,交互很复杂,在多对多的情况下无法管理,因此用编码的复杂度交换交互的复杂度,网心做了很多技术性的假设,包括自适应信道容量,最核心的是冗余纠错,强大的FEC。

第四,高效的资源管理平台。

第五,丰富的场景经验。网心科技积累了丰富的场景经验,如有效部署、热度预估以及装箱等,最终达到成本和性能的最优。可以说,客户侧的指标鞭策网心不断前行进步,网心不断通过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持续提升客户侧的各项指标。

全球边缘计算平台

对于边缘计算平台而言,首先,CDN是第一个成熟的场景,因为这个场景是一个天然的分布式场景,有利于做好底层基础节点的搭建。但边缘计算只有这个场景是不够的,未来将会有消费级、运算级的场景去填充,更大范围的场景能助推边缘计算的基础设施做进一步的升级。当边缘节点形成立体化的分布成为全功能的节点,达到一定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AI处理能力,这样边缘计算的基础设施能力才算形成,进入更大的产业里面。

二是应用场景由消费领域扩展到产业领域。消费领域、泛互联网领域相对来说比较好把握,场景比较容易满足。当底层的基础设施构建足够后,就可以迈入到产业互联网场景,产业互联网的难点是碎片化,很难一套方案通用,需要在基础设施构建完备的情况下去提升网络价值。

这也是网心在边缘计算上的实现路径,希望先是通过核心场景,部署基础设施节点;二是通过挖掘大范围的消费场景,来把节点能力升级提升;三是在产业互联网的场景里面继续深耕,满足更多的平台,提升网络价值。

目前网心科技逐渐从传输走向计算,从CDN传输走向了实时互联,也推出了全联通的网络,包括基于物物之间的实时传输通道。同时,在运算层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图片处理、VR背景流量处理,此外也包括云游戏相关的方案。

李浩认为,边缘计算和中心云计算,以后的界限越来越小,最终用户体验的形态将与现在非常不同,现在还需要选择一台机器或者选择一台容器,把程序部署进去,维护运行状态。边缘计算的最终的形态应该是客户侧只需要关注自己的逻辑,算力是随手而来,函数计算应该是未来的展现形态。

网心科技基于上述探索,构建了当前的业务平台。今后将会在平台化服务和产品化服务上,持续推出新的应用场景、PaaS服务和SaaS服务并在中间层逐渐打磨,希望能构建全球边缘计算平台,把边缘的力量进行汇聚,让计算触手可及!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想不到吧,你的外卖可能是炒菜机器人做的
阅读下文 >> 艾吉威机器人新一轮融资签约仪式举行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图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ai-bi.cn/news/show-284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智能中国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2008-2019 AI-BI.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027-0706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54748号-1